開元寺就我目前走過的中國寺廟來說並不算是非常大的,內主要有雙塔(鎮國塔、仁壽塔)、大雄寶殿、弘一法師記念館、藏經閣等等。
由於中國的這些古蹟廟宇多半不給人對內攝影與照相,所以很多內部宏偉以及雕梁畫棟無法完整表現在此,但也讓旅人多了一點清淨的空間來對古蹟以及歷史多一些認識。
其實雙塔長得一樣,分列在開元寺大門進入後大雄寶殿左後方向與右後方向,目前為中國最高的雙石塔。
鎮國塔建於唐朝,西元865年,本為木塔,一直到南宋改為石塔直到現在。這是鎮國塔,在開元寺西門入口邊
在我看這些"塔"的同時,最有趣的莫過於這些塔上的雕刻,不同的朝代有他不同的特性值得細細品味。
上面多半雕了些神佛、勇士等等的我猜,而且支柱採木斗拱形,有點像閩南式房屋的支柱
在每層的突出物上都坐個小僧侶,也挺可愛的喔
遠觀鎮國塔
仁壽塔建於五代梁朝,西元916年,一樣原為木塔,後於南宋其間重建為石磚塔。
被樹木環繞的仁壽塔
在我閒逛的時候聽到別的旅行團導遊說這是最好照塔的地方,感覺好像還好吧
大雄寶殿為開元寺主要建築,建於明朝,西元1637年,不過目前正在維修,殿內如雙塔一樣有斗拱,屋頂橫梁上有四尾飛龍,內為佛祖,相當高大呢。
大雄寶殿前有一大香爐與二小香爐,直列排列,二旁相傳有非常古老的栽種桑樹呢,相傳為唐代所栽,門前一派寬闊,非常具有大器風範。
藏經閣
客堂由西門走進來左手邊馬上就能看到
療養院,其實裡面是牌位,供奉地藏菩薩
佛教博物館,沒開,也不知道裡面有啥
弘一大師記念館
在看了開元寺之後,有些建築特點一一介紹起
1. 閩式古厝風格,開元寺屋頂都會有鳳尾,幾乎有多少層就有多少,若為長型雙角就有二個鳳尾,四角形就有四個,如下
而當然鳳尾造型各異,如上圖是一種,弘一大師記念館的又是另一種,當然也可能因為屋擔只為一層而已;大雄寶殿又加了雙龍搶珠,大山門的特色也不少,而有棟建築又有另一種麒麟圖案,如下圖
2. 開元寺幾乎全為紅瓦紅門為主軸建造。
3. 各棟建築間多多少少都有以廊道連接,如下
另一種廊道
若加了小橋流水或許就像了庭園造景了,不同的廊道連接不同表情與意象的建築,或許廊道是讓遊人或僧侶轉換心境的地方吧。
3. 每間建築物上屋頂的雕刻各異其趣,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飛天樂伎,雕刻的栩栩如生,真的讓人能感覺到非常快樂
開元寺有著一千多年了歷史,當然如今看來有些建築物多是重修,希望遊人能夠細細的品味這些古蹟所帶來的特殊樣貌,因為每一個設計與雕刻絕對於當時的歷史背景相當有關係的。
泉州開元寺
網址: http://www.qzdkys.com/
地址: 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176號
電話: 0595-22394182
地圖:
檢視較大的地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